横埠镇因横埠河而名。横埠河简称横河,该河古称横溪河。相传元末明初,朱元璋大将常遇春率军途经横溪河时因洪水受阻,留下横河之名。
又因该河是连接三公山、马鞍山与长江的重要水道,水运发达带来商贾云集,逐渐形成商埠,故改称横埠河。
那横溪河是在什么时候变成了横埠河的呢?横埠镇《横溪宋氏宗族家谱》记载:当元明鼎革之际,横溪宋氏(征礼堂)一世祖昌公子通五,偕通四、通六避乱迁桐,卜居横溪东马家城。
由此可见,在元朝末年,横埠河还叫横溪河。而明弘治三年《桐城县志》记载:凡五所:陡岗仓在日就乡,竹瀺仓在桐积乡,孔城仓在桐积乡,横埠仓在清净乡,乌石岗仓在县东。为备荒灾年,明正统年间在清净乡设有横埠仓。可见,在明代横溪已改作横埠。
展开剩余58%那横埠河又是在什么时候简称为横埠的呢?历史上,明清至民国时期,无论设镇、保、村,都沿用横埠河之名。1947年行政区划首次简称横埠。
1992年撤横埠区,老庄乡、后方乡合并为后方乡,横埠乡、左岗乡合并为横埠镇。2005年后方乡整体并入横埠镇,形成现今行政范围。
横埠镇静卧长江北岸,境内的平顶山、凤凰山、马鞍山层峦叠翠。横埠河蜿蜒流淌,白荡湖、湴湖碧波潋滟。
这片土地不仅蕴藏铜、金、紫砂土等矿产资源,更以鱼米之乡的丰饶滋养千年文明。横埠的文明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。
在范潭居委会近内挖掘旧石器遗址,距今已有近4000年的历史。镇内有天子墓、忠毅公、药王庙、左光灿墓及明代古遗址。
横埠镇以气节之乡闻名,孕育了众多历史名人。明代铁骨御史左光斗,是明代东林党领袖,其故居遗址尚存。
现代无产阶段革命家黄镇将军,如今黄山村的黄镇故居现为红色教育基地。
以及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章伯钧、世界爆破专家汪旭光等。横埠的人文精神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。
值得一提的是,1928年枞阳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在育才村章家大屋成立,点燃革命火种。
1943年,新四军沿江团在汪神庙与敌军激战,百余名战士为护百姓安全壮烈牺牲,其事迹至今铭刻于红色教育基地。
横埠镇,以长江为血脉、群山为脊梁,融自然灵秀与人文风骨于一体。
这里既是枞东明珠,更是江淮文明的精神坐标——千年历史在此沉淀,英杰气节于此长存。
发布于:安徽省股票配资首选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